2016年5月9日,28圈受邀参加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的“武汉市商业地产发展专题调研会”。出席的主要领导有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主任常青 、住建部办公厅电子政务处处长蔡敬东 、北京市住建委房地产市场管理事务中心副主任王争以及湖北省、武汉市各级住建部 、房地局相关领导、万达商管公司副总经理等人 。
作为受邀参会的两家房地产开发企业之一,28圈副总经理 、商业事业部总经理肖新乔结合武汉市商业地产的发展现状发表了相关观点 。肖新乔指出,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 ,武汉市的商业地产环境日新月异,有机遇,但同时也存在很大的困难 。主要体现在 :第一,未来武汉市商业供给量巨大 ,城市人均购物中心面积远超发达国家数倍之多。第二 ,全行业面临电子商务的不公平竞争,零售行业压力巨大 ,实体商业备受打击 。第三,购物中心布局过密 ,导致辐射圈内人口不断分流 ,对经营造成巨大的压力。第四 ,商户品牌资源逐渐难以匹配发展需要,各大商业体品牌同质化现象严重。第五,土地持有成本过高 ,企业投资回报周期极为漫长。
肖新乔的观点得到了座谈会上同行的一致认可,也获得了主管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面临行业发展的困局,座谈会上 ,肖新乔还向在座的主管部门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第一,商业地产是社会发展的主流,是刺激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端口 。购物中心无论在什么时代都应该是居民消费、体验的最佳载体 ,所以建议政府相关部门机构提供扶持政策。第二 ,目前武汉市商业用地供给量过大 ,库存去化速度迟缓 ,不利于武汉市商业地产的有序发展,因此建议能否考虑短期内暂缓供地,同时降低地块中的商业配比 ,为现存商业地产的存活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第三 ,商业用地中绿化率、覆盖率要求过高而限高又太低 ,导致商业产品设计困难 ,品质难以保障 。其中 ,绿化率指标对商业杀伤力太大 ,有时甚至不得不牺牲地块的亮点来满足指标 。建议规划部门放宽相应指标 ,提升开发企业设计商业产品的灵活度。第四 ,商户经营所需面积持续缩减 ,大面积空铺现象层出不穷 ,让各个企业难以维持经营 。因此强烈建议未来着力发展小型化 、特色化的精品商业项目,增强项目活力 、降低运营成本 。第五 ,政策要求开发企业长期持有大量的商业面积,是违背市场规律的行政干预,直接导致开发企业资金回笼速度缓慢 ,进一步降低了行业的开发利润。因此建议政府适时放宽供地限制以便快速去库存,也为市场资金流转增添活力。第六,近年来商业物业的贷款办理难度逐渐增大,有些银行的商业贷款利率甚至上浮30% ,加大了商业物业销售的难度 。因此建议金融机构调整商业物业贷款首付比例至30% ,同时给予优惠的贷款利率政策 。
在发言的最后 ,肖新乔还表示开放式社区内的商业产品目前还未成熟 ,但28圈认为在未来该类产品有着巨大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 。28圈愿主动践行企业社会使命 ,为开放式社区商业产品的打造贡献自身的开发 、运营经验 ,争取在有条件的区域与政府合作共同打造优质社区商业 ,提升城市形象。并且,肖新乔还提出,28圈愿意为各级主管部门提供真实的行业数据 ,并且愿意参与到政府的行业课题调研中去,助力商业地产行业的稳步、健康发展。